当前位置: 学历在线网> 厦门大学> 备考指南> 正文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中明确未来经济人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学历在线网 来源:学历在线网 上传时间:2019-12-10 10:41:39

注:本平台为第三方资讯平台,不是院校官方,网站内所有信息只做参考,并不代表院校官方,招生信息以官方最新信息为准,如果不知怎么找官方,可以咨询在线客服寻求帮助。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中明确未来经济人的责任与担当

  【课程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迈向新的历史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在原有传统课程《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组,由洪永淼教授牵头,张兴祥副教授和侯金光助理教授挑大梁,面向经济学科国际化试验班开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

  课程开设三个学期以来,课程组坚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教材建设为抓手,突出政治引领,创新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以及研究性学习,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融入课堂,全景式展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果,培养学生思辨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大力推进思政育人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机融合。

  很多学生认为,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课程似乎并不“接地气”,尤其是对于一些有志于要走出国门求学的青年学子而言。但上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厦大经济学科国际化试验班学生却有着不同的思考。

  “我会一直记得洪永淼老师强调的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学问题的思路,也会记得张兴祥老师鼓励我们阅读《欧文选集》等课外读物并在课上积极讨论,还有侯金光老师从历史角度入手的分析方法。”“正如洪老师课上所说的,国际化是为了用国际上大家都听得懂的话来讲好‘中国故事’。学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国际化试验班学生的学习添加了更多综合性的因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结合理论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一种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情怀,一种将看待问题的视野提升到宏观的历史发展层面的眼界。”国际化试验班的同学在上完这门课后,都有自己独特的解读。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同学们的期末论文选题中可见一斑,既有关于既往经济理论的探讨,又有关于当今经济制度的思考;既关注中国发展,又兼顾世界经济的变迁。开课以来,已有《人民幸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农村土地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中美贸易战:谁是赢家》《“竞争中性”是深化改革的必经之路》《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剩余价值理论》等10多篇学生课程论文的相关理论、实践研究成果在《厦门日报》、《厦门大学报》等报刊上公开发表。

  理论分析,辩证思考

  “要让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要明确,哪些探索是正确的,哪些探索又是误入歧途。”侯金光老师认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听起来很传统的理论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拘泥于理论,理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实践的发展。理论分析固然必要,但更应注重辩证地思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张兴祥老师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模式既有别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原型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实践模式或“苏联模式”,更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资本主义,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需要理解以下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在哪里?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什么不能照搬照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中又面临着哪些困难?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百年探索历程中,我们应该汲取哪些经验教训? 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相比,现有的经济体制体现哪些创新?

  回望历史,吐故纳新

  “读懂过去才能探索未来。”侯金光老师说,政治经济学理论由西方引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们在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学和总结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社会发展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演变而成的理论体系。为经济学科的学生开设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让同学们了解人类在探索未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犯过哪些错误,取得过哪些成绩,又有哪些经验教训。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中,重要的一条是让同学们领悟到,中国的发展轨迹,事实上是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吐故纳新、破旧立新及其与本国国情结合应用的过程。在应用过程中,因为传统的发展理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不能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许多问题。在不断的探索与修正的过程中,前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课程组的老师同样希望传达给学生的是,回顾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我们也要做同样的事情,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今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喜闻乐见”

  “理论的阐述很重要,但图、表、音像资料和理论同样重要。对于学生而言,单纯的理论阐述偏向枯燥乏味,生动的呈现形式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理论知识。”曾到国立莫斯科大学修读博士学位的侯金光老师与课程组内其他两位老师一起,为这门课程增添了许多生动的元素。2019年春季学期授课期间,老师们组织学生观看苏联电影《两个人的车站》,在观影后请学生回顾影片中展现当时经济发展的细节,并发表个人观点。 “我们希望能通过这门课程来回答‘社会主义好不好、怎么好’的问题。” 张兴祥老师指出,观看过去的影片的另一个目的,是使同学们能有一个置身其中的现场感。“我们现在可以很轻易地批判前人所犯的错误,但是置身于当时的历史场景,谁敢说自己就有穿越历史迷雾的‘火眼金睛’?”通过这种方式,课程组希望能拓展学生视野,培养深刻洞见的历史眼光。“学生要有历史眼光、历史逻辑,看待问题才能客观准确。”张兴祥老师说。

  此外,张兴祥老师在授课期间多次组织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理论就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形成头脑风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将课堂还给学生,用课程吸引学生;老师不能唱独角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绝不适合高等教育。要让学生愿意学、想要学。基于这条主线,在一场又一场关于“996”“中美贸易战”“人工智能时代剩余价值的来源”等时事热点的辩论中,同学们对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科学是目的,育人是根本任务”

  侯金光老师坦言,很多学生容易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当成单纯的思政课。课程组认为,应立体、全面地理解这门课程,并做了不少工作。课程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探索科学,同时更应包括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我从不认为思政是死板的,它是鲜活的,不但能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还能挖掘出思政元素达到育人的目的,得到思想上的启蒙,提高自身素质,锤炼过硬本领,这不是一种更值得鼓励的探索吗?”

  张兴祥老师指出,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理念,更能使青年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思政课程讲思政不能悬在半空中,要接地气;专业课程也不能光讲专业知识,而应关注育人成效,思想道德和专业能力不可偏废。课程组认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导向,让学生明白中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以奋发有为的意志弘扬理想信念,用激情澎湃的青春书写人生华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想咨询的同学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 专业方向
  • 上课方式
  • 上课地点
  • 学制
  • 学费
  • 对比
  • 工商管理
  • 厦门大学
  • 专业硕士
  • 福建
  • 推荐阅读
关闭
简章
对比
1 +添加简章
2 +添加简章
3 +添加简章
4 +添加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