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历在线网> 成都理工大学> 院校动态> 正文

我校启动“珠峰科学研究计划”

作者:学历在线网 来源:学历在线网 上传时间:2019-12-10 10:33:03

注:本平台为第三方资讯平台,不是院校官方,网站内所有信息只做参考,并不代表院校官方,招生信息以官方最新信息为准,如果不知怎么找官方,可以咨询在线客服寻求帮助。



  我校启动“珠峰科学研究计划”

  传承“珠峰攀登精神” 接续科技报国担当

  11月24日,我校“青藏高原及周缘复杂地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科学研究计划”(简称“珠峰科学研究计划”)正式启动。当天开展了启动会、研究计划审议咨询会、院士主旨学术报告会和分组专题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日报、中国矿业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等国内15家主流媒体到会进行报道。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到校出席启动活动并作主旨报告,四川省副省长、党组成员王凤朝,成都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牛之俊出席上午启动会并致辞,校党委书记龚灏主持启动会。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我校名誉校长刘宝珺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王成善、崔鹏、杨树锋、彭建兵,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罗平亚、陈毓川、多吉,以及李文昌、唐菊兴、朱弟成等20余位行业知名专家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李江,成都市副市长曹俊杰等领导和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地质调查局、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管理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中国中铁二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等相关单位领导,成都市经信局、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成都市应急管理局、成华区政府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我校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地球科学一流学科攻坚团队成员代表共 300余人参加了启动会。

  王凤朝在致辞中强调,在四川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的嘱托关怀转化为珠峰科学研究的强大动力,勇攀青藏高原科技创新发展高峰,着力破译青藏高原密码,揭示地球奥秘金钥匙,希望大家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标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卡脖子技术,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始成果重大突破,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川转化,形成发展的强大动能。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践行“四个服务”,加强“双一流”建设,锻造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培育更多领军人物和新生力量。省委省政府将大力支持“研究计划”,积极营造更好的科研创新环境,为各位专家专心钻研多出成果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罗强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成都深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与在蓉高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力实施建设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着力推动共建校院企地合作研发平台,积极申建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加快促进基础科学繁荣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努力为服务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性项目,为国家科学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成都力量。“珠峰科学研究计划”生动体现了成都理工大学等高等学府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有利于加快推进青藏高原及周缘复杂地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的科学研究,推动筑牢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有利于加快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推动改善中西部地区地缘经济格局,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成都市委市政府和相关区市县将会全力支持“珠峰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

  汪民、侯增谦、牛之俊都在致辞中对我校启动“珠峰科学研究计划”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赏,并给予宝贵建议。

  汪民表示,计划启动既是学校深度凝练科学研究方向,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极具前瞻性和创新性,也是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提出的高校“四个服务”战略定位,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切实担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践,必将为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也必将为解决我国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书写出成都理工科技报国新的奋进之笔。

  侯增谦说,计划的启动不仅是学校对标“双一流”建设,实现率先突破的重大举措,也是反映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进行统筹谋划,着眼未来的使命担当。希望计划实施后要有更为宽广的全球视野,要凸现地球系统科学的理念,要进一步凝练重大关键科学问题,要跟国家部委的青藏高原科考等重大计划相衔接。

  侯增谦致辞

  牛之俊表示,成都理工大学汇聚国内顶级专家学者,启动该计划,致力对青藏高原及周缘开展整体研究,致力于对地质灾害发生机理、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矿产勘探等提供原创理论,中国地震局在固体地球观测方面独具国家优势,在地震等地球科学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积淀,中国地震局愿意全力支持并积极成为该计划的同行者。

  牛之俊致辞

  最后,黄润秋、王凤朝、罗强、王成善、多吉、刘清友等领导专家一起点亮启动球,正式启动“珠峰科学研究计划”。

  正式启动“珠峰科学研究计划”

  启动会后,咨询委员会委员、专家委员会委员以及我校校领导,相关学院、部门负责人共聚一堂,围绕“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交流,院士专家们对计划实施和学校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下午,在国际学术报告厅,杨树锋、侯增谦、多吉、姚檀栋、崔鹏、黄润秋等围绕“塔里木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与成因模式”“大陆碰撞成矿作用”“青藏高原地热地质背景及典型地热田成因分析”“应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影响的科学行动——青藏高原研究和二次青藏科考”“川藏铁路自然灾害防治”“青藏高原工程地质与环境的若干基础问题”等做了主旨报告,报告分两段进行,分别由王成善、多吉主持;其他院士专家在基础地质组、矿产资源组、灾害与生态环境组、油气组分别与学校各相关学院专家教授就相关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凝智聚力,系统开展青藏高原及周缘复杂地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立足国家战略,破解青藏高原隆起与演变的密码,将为雪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国家战略资源勘探开发等提供科学支撑,这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地质人的光荣而伟大的时代使命。我校地处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建校以来,学校师生在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的基础地质、资源能源、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进一步深化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结合地球科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启动“珠峰科学研究计划”,聚焦于青藏高原及周缘复杂地质过程、资源环境效应及全球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着眼于重大原始创新、重大技术攻关,致力于形成以地质灾害防治、资源和能源开发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进一步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能力,助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大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成理人的豪迈情怀与责任担当。

  副校长许强在启动会上介绍了“珠峰科学研究计划”。他说,青藏高原及周缘是当前全球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热点,也是最有可能发展和创新地球系统科学重大理论的最理想场所。“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将围绕“青藏高原及周缘复杂地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这一重大科学问题,运用地球系统科学思维,利用学校多年深耕这一领域打下的良好基础,聚集国内外相关领域顶级专家学者,共同研究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的巨型造山带和毗邻的大型沉积盆地形成的地学重大问题,为世界提供中国人自己的方案。

  围绕“珠峰科学研究计划”,我校成立了王成善任主任、多吉任副主任的咨询委员会,汇聚了地学领域23位两院院士作为委员;成立了多吉任主任、胡瑞忠任副主任的专家委员会,汇聚了21位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委员。他们将为“珠峰科学计划”描绘蓝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启动会上,校长刘清友宣读了“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和委员名单并颁发聘书。

  “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将围绕青藏高原及周缘的“原-山-盆系统形成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勘探及开发利用”“盆地构造-沉积分异作用与油气分布规律”“地质灾害防控及生态环境评价与修复”四个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形成原-山-盆系统性研究的理工优势和特色,推动和促进地球科学领域科技进步。计划将通过10-15年,甚至20-30年的持续探索和攻关研究,最终实现在地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产出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重要学术成果,在实际应用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方法体系,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地学研究基地和中心,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研究队伍的“四个一”目标,最终实现“三个一流”,并在某些研究领域领跑世界。为保障计划顺利实施,学校今年先行安排1000万元自筹经费作为启动资金,此后,每年还将自筹不低于1000万元的引导资金,确保研究计划持续高质量开展。

  广聚良策,“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实施方案优化明晰

  “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咨询委员会主任王成善非常激动的说,“成都理工大学是全国五大地质院校中,唯一地处在青藏高原边缘的高校,在地质研究上具备优越的地域优势。而成都理工大学也有长期地质研究的基础,在这个时候启动这一研究计划,对国家战略实施、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成都市科技创新和旅游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刘宝珺说:“今天‘珠峰科学研究计划’的启动‘恰好’‘恰当’‘及时’。我们一定要利用好现在的科技手段,一方面加强地质方面的预测,另一方面要融合多学科知识。我今年八十九岁了,能来参加会议感到非常高兴。有机会能够看到这样的进步,我这辈子都很高兴!”

  黄润秋认为,“学校设计这个‘珠峰科学研究计划’正逢其时,也是我们国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工程建设的当务之急,非常需要,非常必要。”他希望要加强内部治理,聚焦人才引进、人才培养,让一批优秀的杰出年轻人能够脱颖而出,用好研究经费,做好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让研究计划切实体现“大目标小切口”。

  杨树峰说,“这个计划非常宏伟,我听了以后也感觉到非常鼓舞人心,的确是凝聚了我们的科学目标,凝聚了我们理工大学的力量。这也是我们理工大学重要的改革智慧,所以要凝聚全校的资源,动员全校的力量来做好”,他提出要围绕研究计划加强治理体系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两个建设”和加强科教融合、多学科融合的“两个融合”的宝贵建议。

  姚檀栋说,“1971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拉开了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序幕。2017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指导下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成都理工大学启动‘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国家重大科研战略部署的担当和作为。” 学校要充分发挥好地域优势,充分利用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研究优势,融入青藏高原大科考,以“珠峰科学研究计划”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建校60多年来,众多成理人扎根青藏高原开展深入的地学研究,勇攀地球高峰、勇攀科学高峰,学校的校友、前国家登山队副政委、突击队队长邬宗岳烈士就牺牲在珠峰8000多米的地方,成为了珠峰上的丰碑。回望过去,自1951年我校张倬元、任天培等教授参加我国第一次西藏科学考察开始,王成善院士、黄润秋教授、唐菊兴教授、伊海生教授、李勇教授等几代师生对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的基础地质、矿产和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地热和水能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集聚了深厚的研究基础,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立足当下,瞄准未来,我们要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理工优势”,调动和汇聚整合全校力量,构筑科学研究“高地”,打造科学研究“高峰”,并以此全面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和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全面整体推动学科发展。要把“珠峰科学研究计划”作为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积极谋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笔,作为成理人投身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担当,接续几代成理人扎根中国大地科技报国的奋斗故事,传承发扬校友邬宗岳烈士勇攀珠峰的无畏精神,奋力书写“双一流”建设和优势特色显著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奋进之笔!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想咨询的同学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 专业方向
  • 上课方式
  • 上课地点
  • 学制
  • 学费
  • 对比
  • 工商管理
  • 成都理工大学
  • 自考本科
  • 四川
  • 推荐阅读
关闭
简章
对比
1 +添加简章
2 +添加简章
3 +添加简章
4 +添加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