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历在线网> 备考指南> 备考指南> 正文

汪海燕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暨安徽检察讲坛第五讲在我院隆重举行

作者:学历在线网 来源:学历在线网 上传时间:2019-12-10 16:53:04

注:本平台为第三方资讯平台,不是院校官方,网站内所有信息只做参考,并不代表院校官方,招生信息以官方最新信息为准,如果不知怎么找官方,可以咨询在线客服寻求帮助。

  汪海燕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暨安徽检察讲坛第五讲在我院隆重举行

  2019年5月10日上午九时,汪海燕兼职教授受聘仪式暨安徽检察讲坛第五讲在我院社科A楼201周枏报告厅隆重举行。聘任仪式由院党委宋玉茹书记主持,法学院院长郭志远教授、刘少军老师、陈笑梅老师、孔令勇老师以及法学院部分硕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到场参加了仪式。郭志远院长发表讲话并为汪海燕教授颁发聘书。

  汪海燕教授是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秘书长。2010年入选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入选中央政法委、中国教育部“双千计划”,2017年获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硏究》《中国法学》《政法论坛》《现代法学》等刊物上共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多篇文章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

  聘任仪式上,郭志远院长代表法学院欢迎汪海燕教授到我院担任兼职教授,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汪海燕教授与安徽大学深厚的渊源。汪海燕教授在1993年9月至2000年7月就读于安徽大学,在此期间获得了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汪海燕教授是我校的杰出校友。汪海燕教授对受聘一事深感荣幸,表示此后会大力支持安徽大学法学院的学科建设、平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

  聘任仪式结束后,汪教授围绕“刑事证据理念与制度的发展”展开了主题讲座。讲座涉及三个问题:第一,审判中心与证据裁判规则。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离不开证据制度的配套完善,要全面贯彻落实证据裁判规则、疑罪从无原则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汪教授指出,证据裁判规则的前提是对定案证据的准确把握,而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界定则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对此,其结合自身经历和司法案例对证据三性的内涵进行了贴合实践的阐释。第二,证明标准与疑罪从无。汪教授从刑事证明标准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何为“合理的怀疑”,何为“非合理的怀疑”,其认为可以通过经验与逻辑的双重检验来判定某种“怀疑”是否合理。对于无法排除合理怀疑的,应当遵循疑罪从无原则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决。汪教授以《尚书》中的经典论断为据对疑罪从无的价值进行了深刻分析,指出应从“罪疑”和“刑疑”两个层面入手解释“疑罪从无”。并从反面对“疑罪从有”的四点危害进行了深入分析,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第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汪教授结合《刑事诉讼法》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条文,细致解读了非法证据排除的方式及范围。以认罪认罚案件的办理为例,其认为可以司法机关的承诺是否超出其权限范围以及能否兑现为标准来区分办案策略与引诱取证。

  最后,我院刘少军老师对此次讲座做了总结,并对汪海燕教授表示了感谢,期待汪教授能多来我院指导交流,大力支持我校法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工作。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想咨询的同学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 专业方向
  • 上课方式
  • 上课地点
  • 学制
  • 学费
  • 对比
  • 民族学类
  • 备考指南
  • 自考本科
  • 北京
  • 推荐阅读
关闭
简章
对比
1 +添加简章
2 +添加简章
3 +添加简章
4 +添加简章